发表于:2023-04-12 00:00:00 来源:苗医生 编辑:苗医生 点击:825次
啥是VC?
维生素C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明星成分,具有许多功能,包括提亮皮肤、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和抑制脂质过氧化。
然而,维生素C不稳定,容易氧化变色,因此出现了VC衍生物,它不仅保留了VC的活性,还克服了VC对光、热等因素敏感,容易氧化和不稳定的缺点。
例如,水溶性抗坏血酸磷酸镁、aa2g和其他维生素C衍生物。此外,还有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等油溶性维生素C衍生物,但其在油中的溶解度并不总是很好。
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,也称为VC-IP,在高温下非常稳定,在油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。
什么是VC-IP?
VC-IP是一种VC衍生物,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减少黑色素的产生。
它比普通VC更温和、更稳定,并具有优异的透皮吸收能力。它在皮肤中分解成游离的维生素C以实现生理功能,并且不具有光敏性。它可以在白天安全使用,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护肤品中。
1.关于皮肤渗透性
在介绍VC-IP的具体作用之前,必须首先考虑皮肤的渗透性。
有很多知乎大神对VC及其衍生品进行了分析,文献中也有很多研究和讨论。
在各种类型的VC衍生物受到官能团的保护后,最重要的是它们的透皮效率,因为只有渗透到皮肤中,它们才能转化并发挥作用。
1VC乙醚渗透率:约58%渗透率
这是英国伦敦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对LabSkin模型和使用VC乙醚的人类皮肤模型之间的渗透率进行的比较。
结果表明,24小时内通过LabSkin传输的EA渗透率为55.1±1.8%。人体皮肤的渗透率相似,占应用剂量的58.0±4.2%(p>0.05)。
2VC-IP渗透率转化率:84%
VC-IP有点不同的是,研究人员直接测试了它在皮肤中将其转化为维生素C的效率。
从下图可以看出,在重组皮肤模型上,在10分钟内,84%的VC-IP转化为维生素C,而对照组没有这个峰值。
结论:尽管VC-IP的分子量和结构比维生素C乙醚的大,但其转化率相当高。
2.关于美白效果
接下来,我们就来谈谈大家都很关心的美白效果。
VC-IP不再被认为是最新的活性成分,并且有许多关于VC-IP美白的文献、数据报告和其他研究。事不宜迟,让我们看看IM2O所做的实际测试数据。
结论: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(VC-IP)精华使用4周后,可有效改善面部细纹,提亮肤色,增加皮肤光滑度。在两周内,面部细纹可以减少4%,到四周,细纹可以达到16%;在肤色亮度方面,它可以在两周内改善3%,在四周内改善19%。体外疗效与我们对VC-IP的理解和配方分析非常一致。这款精华液确实具有很强的抗氧化、抗衰老和抗衰老作用。3.关于稳定性
虽然维生素 C 拥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,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:它实在是太容易被氧化了。
大家可能遇到过这些情况:比如自己新买的维生素 C 精华,开瓶后却是类似酱油的颜色。或者,刚开瓶时,维生素 C 精华还是浅色的,用了一段时间后,就越来越黄!
原型维C极易氧化,难以保存
究其原因,原型维C还原性很强且不稳定,很容易被氧化,碱性甚至中性环境、金属离子等都会导致成分失活。“ 为了更好地保留维 C 的活性,研发师们把抗坏血酸的某些化学基团做了调整,将抗坏血酸变成了一类叫做维 C 衍生物的分子。这些衍生物拥有和维生素 C 类似的抗氧化能力,但是能够更加稳定。
市面上现在看到的很多维生素C及维生素C衍生物,无论是热稳定还是光稳定,最佳的选择就是VC-IP(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)。
# VC-IP具有更好的稳定性,能保证在使用时能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性,提高使用效果。
VC产品怎么选
1、抗氧化效果,首推高浓度精纯维C,酸性强、可能会刺激皮肤,耐受皮肤可选;
2、VC衍生物,肤感更温和,可以叠加其他活性物协同发挥效果,帮助稳定配方,改善渗透力,敏感皮肤可以选;
3、VC产品效果,与VC类型相关,同时也与浓度、配方协同成分和包装紧密相关。